消毒剂分类
消毒剂是指用于杀灭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,使其达到无害化要求的制剂,它不同于抗生素,它在防病中的主要作用是将病原微生物消灭于人体之外,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,达到控制传染病的目的。
人们常称消毒剂为“化学消毒剂”,按照其作用的水平可分为灭菌剂、*消毒剂、中效消毒剂、低效消毒剂。
灭菌剂:可杀灭一切微生物使其达到灭菌要求的制剂。包括甲醛、、环氧、过氧、、等。
*消毒剂: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(包括分枝杆菌)、病毒、真菌及其孢子等,对细菌芽胞也有一定杀灭作用,达到高水平消毒要求的制剂。包括含氯消毒剂、臭氧、乙内酰脲类化合物、双链季铵盐等。
中效消毒剂: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、真菌、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,达到消毒要求的制剂。包括含碘消毒剂、醇类消毒剂、类消毒剂等。
低效消毒剂: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,达到消毒剂要求的制剂。包括扎溴铵等季铵盐类消毒剂、氯己定(洗必泰)等二胍类消毒剂,汞、银、铜等金属离子类消毒剂及中草药消毒剂。
按化学性质的不同,现在较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:
过氧化物类消毒剂:
1、具有强氧化能力,各种微生物对其十分敏感,可将所有微生物杀灭。
2、(30%至90%不等)、过氧(18%至20%)、和臭氧等。
优点:消毒后在物品上不留残余毒性;
缺点:化学性质不稳定需现用现配,使用不方便,且因其氧化能力强,高浓度时可刺激、损害皮肤黏膜、腐蚀物品。
含氯消毒剂:
1、含氯消毒剂可杀灭各种微生物,包括细菌繁殖体、病毒、真菌、结核杆菌和抗力较强的细菌芽胞。
2、无机氯化合物,如(10%至20%)、漂白 粉(25%)、(为主,80%至85%)、氯化三(3%至5%);
缺点:无机氯性质不稳定,易受光、热和潮湿的影响,丧失其有效成分。
3、**氯化合物,如(60%至64%)、三氯异氰尿酸(87%至90%)、氯铵T(24%)等。
优点:**氯相对稳定,一般说来,有效氯浓度越高、作用时间越长消毒效果越好。PH值越低消毒效果越好;温度越高杀微生物作用越强;
4、此类消毒剂常用于环境、物品表面、食具、饮用水、污水、排泄物、垃圾等消毒。
醛类消毒剂
1、包括甲醛和,均可杀灭各种生物
2、 不可用于空气、食具等消毒,一般仅使用于医院中医疗器械的消毒或灭菌,
醇类消毒剂
1、较常用的是和,属于中效水平消毒剂。
含碘消毒剂
1、包括碘酊和碘伏,可杀灭细菌繁殖体、真菌和部分病毒。
类消毒剂
1、包括、、卤代及的衍生物,常用的煤皂,又名来苏尔,其主要成分为。
环氧
1、又名氧化,属于*消毒剂,可杀灭所有微生物。
2、常将其用于皮革、塑料、医疗器械、用品包装后进行消毒或灭菌,而且对大多数物品无损害,可用于精密仪器、贵重物品的消毒,尤其对纸张色彩无影响,常将其用于书籍、文字档案材料的消毒
双胍类和季铵盐类消毒剂
1、阳离子表面活性剂,具有杀菌和去污作用,常将它们与其他消毒剂复配以提高其杀菌效果和杀菌速度。